报告 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 > 报告
中国国产巴沙鱼产业调研报告(2022)
来源:海鲜指南
发布时间:2022-08-25
最后更新:2022-08-25
661已阅读
摘要中国国产巴沙鱼产业调研报告(2022)
*海鲜指南独家报告,未经授权谢绝转载
种苗:今年预计投苗量超6000万尾,国内巴沙鱼亲本选育仍需突破
饲料:成本上涨推动养殖成本涨价1元/斤,饲料改进是国产巴沙鱼品质提升的重要因素
养殖:部分地区亩产可达30000斤,全产业链模式、养殖户合作模式是两大主要战略
巴沙鱼养殖密度高、病害相对较少,且拥有广阔的消费市场,一直是热门的养殖品种。但是巴沙鱼生长对温度要求较高,最适宜生长的水温为22℃-32℃,因此在我国的气候条件下,适合养殖的区域集中在广东、广西、海南等南方地区。
据调查,今年国内巴沙鱼养殖总面积大约在5000亩左右,亩产10000-30000斤,卢泉介绍,具体的亩产量主要和养殖场条件有关,“根据养殖场水的深度、养殖塘面积的不同,养殖密度有所不同,亩产也会有区别;而养殖密度与企业战略也有关:如果赶时间出鱼,就要求鱼生长更快一些,养殖密度相应会低一些,因而亩产也更低。”
同时,国内巴沙鱼生产成上市规格需要约5个月时间,上半年整体气候偏冷,今年全国整体出鱼和加工推迟了2个多月。由于气候更加温和,目前海南地区已经基本实现全年养殖,而粤西部分养殖场越冬鱼苗较少,主要以春苗为主,3月份开始投苗,8-9月份出鱼,养殖期持续到11月底;还有部分粤西地区的养殖场采用冬棚技术,在冬季保持养殖棚恒温,以实现巴沙鱼的全年养殖。
国产巴沙鱼品质的改善和突破,养殖环境的水质是重要的影响因素,如果要避免养殖出黄肉巴沙鱼,养殖环境需要经常换水,最好长期更换流动水,避免水环境中有机藻类和植物色素沉积到鱼体内,导致黄肉。目前国内不少养殖场都能保证优质水源,并且采用循环换水方式,黄茂山说:“我们直接将鉴江水源连通到塘头,并且配有排水系统,每天循环换水,来保障巴沙鱼的品质。”
此外,就国内养殖模式来说,主要分为两种:一种是企业打造从养殖到加工的全产业链模式,来保证原料供应的稳定;另一种是和养殖户合作、提供种苗和养殖技术服务,形成上下游流通的产业链条,通过合作的方式来激发养殖积极性。
2020年国产巴沙鱼养殖成本在3.3元/斤,去年为4元/斤,而今年由于饲料涨价,整体养殖成本进一步提高,粤西地区养殖成本在4.2-4.5元/斤,海南地区养殖成本在4.1元/斤左右。朱高男说,海南地区综合养殖成本基本和广东和广西差不多,“目前海南岛内养殖的基础配套很多来自内陆地区,由于中间隔着海峡,因此运费、物料费整体高于两广地区,加工成本会稍微增加。”
加工:今年预计总产量3.5万吨,以中小规格开背鱼和腌制开背鱼为主,未来要填补鱼柳等产品
今年国产巴沙鱼加工总产量预计在3.5万吨左右,目前国内巴沙鱼加工厂以开背鱼生产为主,大约占总产量的80-90%,产品主要分为以下几类:包冰的中小规格开背巴沙鱼、腌制开背鱼、巴沙鱼柳和免浆巴沙鱼片。

粤西地区主要以冰冻开背鱼加工为主,原料采取活鲜鱼现杀现切,运输到工厂后开背、分拣、加工和冷冻全过程在1-2小时以内。百顺(湛江)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销售经理李继涛表示,从活鱼收购到加工的全过程,都安排检测员来把控品质,另外,原料开背后会放到零下四十多度的冷冻机保鲜。
加工厂另外一种产品定位是以中大规格的腌制开背鱼为主,主要集中在海南地区。朱高男介绍,海南气候常年温和,具备全年稳定养殖的条件,因此基本以大规格巴沙鱼养殖为主,“我们主要以精深加工做腌制开背鱼,因此原料从出塘到出库大概需要3天的时间。”他介绍,因为海南可以养殖中大规格巴沙鱼,且目标客户定位在餐饮渠道,对原料的品质和供应稳定要求比较高,因此“厨总管”品牌打造深加工产业链,定位服务全国中高端客群。
卢泉介绍,在腌制条件上,国产巴沙鱼活鱼现杀后立马腌制、包装,中间省去了解冻再冷冻的环节,也可以保证开背鱼原料的肉质更加好,“国产巴沙鱼在时间成本、运输成本和沟通成本上都具有一定的优势。在品质不断稳定下,市场竞争力也越来越强。”
目前国产巴沙鱼柳产量相对较少,主要原因是国内养殖成本要高于越南,就加工来说,如果达到相同的加工标准,国内加工成本也更高;同时,受到今年越南巴沙鱼柳行情的影响,今年国产巴沙鱼以开背鱼为主。百顺(湛江)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龙伟表示,目前国产巴沙鱼在精深加工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,未来国产巴沙鱼需要填补进鱼柳等产品。
流通和消费:华中、华北等地都具有广阔市场,品质获得认可下,流通和餐饮均打开市场新局面
国产巴沙鱼主要以开背鱼为主,约占总量的90%左右,市场定位为中小规格(300-700g/条)开背鱼市场,部分企业以腌制开背鱼为主,规格在1000g/条左右。
目前国产巴沙鱼在华北、华东、华中和西北等地都拥有广阔的消费市场,就区域偏好来说,华南地区更喜欢小规格(300-400g/条)的开背鱼,郑州、济南等华中和华南市场更习惯消费中号规格(400-600g/条)的开背鱼,东北、西北市场更喜欢大规格(600g以上/条)规格的开背鱼。
另外,国产巴沙鱼的消费情景主要是烤鱼店、烧烤店、酒桌宴席和食堂等等,从不同的消费情景来说,烤鱼店、酒席等场景更偏爱大规格开背巴沙鱼,烧烤店、餐饮饭店等大众消费场景主要以中小规格开背鱼为主;而食堂使用最多的是小规格开背鱼,做成煎炸巴沙鱼、焖煮巴沙鱼等菜式。

今年以来,国产巴沙鱼在流通和餐饮渠道都打开了新的局面,市场比较稳定。黄茂山表示,今年上半年流通渠道整体供不应求,今年上半年总销量同比有所增长。朱高男同样表示,“厨总管”主要以餐饮客户为主,目前已经有一种趋势:一些客户在认准了国产巴沙鱼的品质后,坚定选择国产巴沙鱼,“国产巴沙鱼泡药更少、肉质更新鲜,品质把控也更稳定,因此慢慢得到了客户的青睐。”
卢泉说道,国内市场对烤鱼的大众消费还是以中小规格为主,越南中小规格开背巴沙鱼量比较少,因此国产巴沙鱼主要定位国内消费的另一个渠道,形成市场差异化。“我们每年销售量基本保持10-15%的增长,在疫情下,国产巴沙鱼也更加凸显其性价比。另外,国产巴沙鱼可以很好连接中小餐饮企业,即使1、2条柜的订单量,我们也能对接上。”
机遇和挑战:养殖成本逐年提高,盲目跟风养殖造成供大于求,未来国产巴沙鱼要向精深化、规模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
黄茂山表示,很多人认为这两年做国产巴沙鱼很赚钱,但很少有人看到背后的难处,“做国产巴沙鱼产业链,背后的地租、加工成本、养殖成本等都是很高的。今年国产巴沙鱼产业总成本上涨的主要原因就是原料价格上涨。”
黄茂山同时说道,近几年其他成本也在上涨,“除了原料价格上涨,塘租也一年比一年高;另外,因为我们是全年养殖,冬天养殖过冬鱼的大棚带来了成本的上涨,过冬鱼饲料也比常规鱼更贵;同时,受天气气候影响,苗种存活率也不太稳定,存活率越低,投入成本越高,因此也带来了养殖成本的提高。”
盲目跟风养殖带来的价格波动也是国产巴沙鱼面临的挑战之一,目前国产巴沙鱼产业发展的势头很好,可能会吸引更多养殖户盲目跟风养殖,导致整体供应量超过市场需求,最终市场价格走低。卢泉表示,2021年国产巴沙鱼价格慢慢回升后,行情向好,也将吸引更多的人投入到国产巴沙鱼的产业中,但是行情具有一定的滞后性,因此更多入局的企业可能面临的市场空间将会很小,“今年下半年到明年,国产巴沙鱼应该还是会保持相对平稳的发展。”
目前国产巴沙鱼在精深加工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,龙伟表示,未来国产巴沙鱼企业要进一步提高技术和品质,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,使产业链更加具有竞争力。
朱高男认为,由于前几年行情低谷,整体养殖量还不够稳定,受行情波动影响较大,养殖需要加工厂布局、保价,才能在市场行情好的时候也拥有稳定的原料供应,“我国巴沙鱼产业发展时间比较短,目前国产巴沙鱼产业体量还比较小,如果没有形成稳定的养殖氛围,会带来很多额外成本。我认为国产巴沙鱼整体的规模提高后,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行业氛围。”
卢泉表达了相同的观点,“因为巴沙鱼产业规模化需要长时间发展,工厂、加工链条,精深加工、拓展市场渠道、提高对国产巴沙鱼的认知度都还需要发展和积累,国产巴沙鱼未来只有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,才能拥有更好的前景。”
致谢:
本次国产巴沙鱼产业报告完成历时半个月,内容主要来自实地考察和采访,旨在客观和完整呈现国产巴沙鱼产业的发展历程、现状、行业痛点以及未来发展方向。
从2018年到2021年,由于行业技术尚不成熟、市场认知度不足以及产业尚未健全,国产巴沙鱼行情经历了近3年的起伏期,也导致投身国产巴沙鱼行业的企业数量逐年减少。不过,在产业链不断进步下,今年国产巴沙鱼迎来了全新局面,未来也将朝向精细化、规模化、产业化方向发展。
本次产业报告离不开国内部分从事巴沙鱼的企业的大力支持,在此向他们一一表示感谢:
彭辉 海南海溢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
朱高男 “厨总管”品牌总经理
卢泉 湛江市美全水产有限公司、广东航美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
黄茂山 湛江市恒益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
王茂生 湛江恒兴珊瑚饲料有限公司总经理
龙伟 百顺(湛江)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
李继涛 百顺(湛江)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销售经理
巴沙鱼是一种高性价比的经济品种,未来国产巴沙鱼产业的崛起和发展,还需从业者继续深耕,共同推动产业的持续进步!
很赞哦! (0)